11月6日,第十四期经研工作坊在建树楼425举行。本次工作坊聚焦“数智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主题。2025级研究生肖泽琪、牛艺梦分别宣讲《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内容国际价格:来自数字游戏的证据》、《数智化赋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来自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副院长王灏主持工作坊,学院宋云星老师跟进点评。师生们讨论和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分配、如何确定学术方向、论文写作规范、双重机器学习与传统OLS回归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主题。
《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内容国际价格:来自数字游戏的证据》
摘要:借助2012-2022年全球最大数字游戏平台的价格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探究数字内容商品国际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内容商品价格也相对较高。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提升商品本地化水平,提高该地区的数字内容商品价格。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游戏出海的影响,发现出口目的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每提高1%导致的价格提升,可使中国游戏出海总收入增长近300万美元。本文不仅拓展了数字经济时代下商品国际价格理论的边界,也为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及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实践提供了参考。

《数智化赋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来自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摘要:数智化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小数据到大数据,再到智慧数据的本质飞跃,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地方践行包容性绿色增长理念的强劲动能。该研究基于数智化内涵构建城市层面的数智化指标体系及指数,并运用双重机器学习算法、两种“黑盒”模型解释工具等前沿技术及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数智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在机制及激励效应。该研究不仅为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了数智驱动的新视角,也为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统筹实现数字中国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双赢”提供了政策启示。

供稿:王文博
初审:弓媛媛
复审:李凯杰
终审:彭尚先